严元章藏书0063

 

商业教育Commercial Education

 



《商业教育》S. 威廉·阿什利爵士撰写,于 1926 年在伦敦出版。该书探讨了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商业社会中,商业教育应占据的地位,并调查了当时英国、德国和美国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努力。它详细描述了英国在教育部监管下的商业教育体系,包括初级、高级课程以及考试制度,指出实际操作中对速记和簿记等实用技能的过度侧重,与官方旨在培养综合智能的原则存在脱节。此外,文件还考察了德国和美国大学中的高等商业教育发展,特别是德国的经济学家文凭商业文凭,以及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案例教学法,对不同国家商业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英国商业教育质量的不足提出了批评。

 

《商业教育》一书由 S. 威廉·阿什利爵士 (Sir William Ashley) 撰写,于 1926 出版。本书旨在界定商业教育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商业社会中(无论在新世界还是旧世界)的地位。作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调查该领域实际正在进行的尝试。

本书内容主要围绕三个不同领域的考察研究展开,并收录了一篇关于英国大学商业培训的重要论文。

一、英国商业教育体系的审视(第一章)

书中的第一项研究考察了在英国教育委员会监管下的商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夜校。该教育系统由国家财政和地方税收平均资助,每年的花费接近一百万英镑。

作者指出,这一运动在招生人数和教学中心数量上已达到相当的规模。然而,其直接影响主要局限于经济活动的低端层次。教育委员会推荐的初级课程原则上旨在巩固基本的算术和表达能力,培养通用智能。但实际情况是,现有夜校的教学重心与理想存在巨大反差。调查显示,无论是初级课程(Junior Courses)还是高级课程(Senior Courses),速记和簿记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初级课程中,这两者合计吸引了约 81% 的报名者。这种教育内容主要服务于商业界对文员(clerk)的需求,特别是女性速记员和打字员。作者坦言,英国现行的商业教育系统总体而言是二流的,对培养日常文书工作的效率贡献有限,对提高更高级别的商业判断力贡献甚微。

二、德国的大学与商业学院(第二章)

为了考察更高等级的商业服务与管理的培训,作者转向了德国的大学和商业学院。

德国大学受到了新需求的影响,旧方法部分崩溃,并被新的组织形式所补充。商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初集中在商业学院(Handels-hochschulen,如科隆(1901年)和莱比锡(1898年)。德国大学教育的传统是聚焦于博士学位,导致没有针对普通学生的学位。

一战后,大批学生涌入经济学部门,使得博士学位标准被降低。为了恢复博士学位(Dr. rer. pol.)的声誉,并为大多数不以学术为目标的普通学生提供合适的证书,普鲁士教育部门创建了新的学位制度。这包括:

  1. 经济学家文凭(Diplom-Volkswirth:需三年学习,科目广泛。
  2. 商业文凭(Diplom-Kaufmann:由商业学院设立,侧重于企业经济学(Betriebswirtschaftslehre

作者对核心科目之一的 Betriebswirtschaftslehre 进行了剖析。该学科旨在从企业内部视角研究经济现象,但作者认为,在实践中,它往往等同于会计学(Accounting,而会计学主要记录商业决策的结果,并非直接培养商业政策的制定能力。

三、美国大学的商业教育模式(第三章)

在美国,大学在商业生活培训方面做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努力。到 1924 年,约有 100 所美国大学和学院设立了商业管理学院或部门,招生人数达 80,000

美国大学的商业学校可以分为两大类:本科学校Undergraduate
Schools
,占大多数)和研究生学校Graduate Schools)。哈佛商学院是后者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实验。哈佛要求学生入学前必须是毕业生,并且具有系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哈佛商学院的核心教学方法是 案例法Case Method。该方法旨在通过呈现实际的商业情境,来训练学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作者赞赏哈佛在收集案例材料方面的努力,但这涉及到昂贵且辛苦的商业研究局(Bureaux of Business Research)工作。

此外,美国大学的商业研究局还积极进行统计工作,例如收集和分类有关商业成本的信息(如零售鞋店的运营费用)。

四、英国大学与商业培训(第四章)

作者在此补充了一篇他于 1921 年在帝国大学第二届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他借鉴了自己在伯明翰大学(1901 年组织了英国第一个商业学院)24 年的经验。

他强调,现代大学重回职业教育的传统。他坚信,有可能将旧的文化和行为理想与新的功利性研究课题相结合。大学的教育目标必须是训练判断力,而不是记忆力或技术能力。

他建议商业课程应是三年制的本科课程,并要求学生达到与其他学院相同的入学标准。课程的约一半内容应是经济学,但必须是具体的、描述性的、统计的和历史性的,并与实际业务结构紧密关联。教学时应侧重于商业成功和效率的角度,让学生意识到商业是有趣的,充满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

  • 会计学(Accounting: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因为它能够促进思考,并且是衡量学生进步的有效指标。
  • 商法(Commercial Law:应与主要商业课程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法律要求和商业责任。
  • 现代语言(Modern Languages:学习应具有广泛的范围,不仅包括商业函件,还应包括经济和金融散文的阅读,以增进对外国国民性的理解。
  • 应用科学:在工业中心,学生应有机会选修应用科学或工程学的基本知识,以应对未来在大制造企业中担任管理职位的需求。

作者总结道,商业教育的恰当目标是将人文精神应用于功利性研究。教育不能是狭隘的技术培训,而必须是人道的,旨在理解人,而非仅仅是技术人员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