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天后的世界

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著作《5000天后的世界》主要展望了未来科技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核心概念包括镜像世界,这是一个由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孪生平台,被预测将成为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之后的第三大平台。作者探讨了AI工作方式、数字经济以及教育、交通和食品等各行各业的重塑,并强调了科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例如隐私和伦理问题。此外,文本还关注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未来全球科技地缘政治中的崛起地位

 

 

本书由美国未来学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
,简称K.K.)撰写,并由日本大野和基编辑而成,旨在描绘未来5000天(约13年)内科技将带来的巨大变革。K.K.以其独特的倾听科技的思维方式,成功预测了如GAFA(谷歌、亚马逊、脸书和苹果)的赢者通吃现象和免费经济的到来。他断言,未来5000天的变化将比以往的任何一个5000天(如互联网商业化到社交媒体出现)都更为巨大。

 

原书序:5000天后将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

 

K.K.成功预言了科技巨头掌控下的赢者通吃法则以及免费经济和收益递增法则。他预测,在社交媒体出现后的下一个5000天,世界将迎来镜像世界Mirror World这一崭新的巨大平台。在这个未来世界中,世间万物都将与AI(人工智能)连接。现实世界将与数字化完美融合,形成增强现实(AR)世界。K.K.认为,预知未来的诀窍是倾听科技,即不断追问科技自身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帮助它实现。

 

第一章:数百万人一起工作的未来

 

本章重点介绍了镜像世界这一概念及其对工作模式带来的大变革。

  • 镜像世界与第三大平台: 镜像世界是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戴维·杰勒恩特首先推广的术语。它将现实世界中所有实际存在的事物(如道路、建筑)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由约翰·维克斯推广的术语)全尺寸显示出来。K.K.认为,镜像世界将是继互联网(将信息数字化)和社交媒体(将人数字化)之后的第三大平台,它将使世界上剩余的其他事物统统数字化。
  • 全新的工作方式: 镜像世界将为更复杂的生产协作提供平台。通过AR智能眼镜,身处异地的人们可以拥有强大的临场感,共同参与一项工作,甚至达到数百万人同时协作的规模。实现大规模协作还需要低成本的智能眼镜、快速发展的实时自动翻译技术,以及区块链等技术来确保回报的合理支付。
  • 历史成为动词: 在镜像世界中,通过智能眼镜,用户可以将100年甚至200年前的影像叠加在实景之上,随时聆听建筑物诉说时代的变迁。K.K.认为,这相当于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度,创造出一个四维世界
  • 新力量与财富: K.K.预测,主导这个新兴平台的力量将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然而,他强调,最后的胜利不会属于GAFA。纵观颠覆性技术发展史,一个时代的主导者往往无法称雄于下一个平台。未来的成功者可能是今天默默无闻的AR初创公司。

 

第二章:进化中的数字经济的现状

 

本章聚焦于AI化、后GAFA时代的竞争格局以及未来经济的关键组织形式。

  • AI的时代: K.K.认为未来50年是AI的时代,影响将比自动化和产业革命更为深远。他指出,通用的人工智能只是神话,智能是多种多样的。AI最适合用于重复性、追求效率的工作,从而解放人类,让他们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 GAFA时代: K.K.预测GAFA大约在25年内就会被替代,但完全消亡还需要100年。他认为社会上反对大企业的趋势是错误的,因为大组织对于解决全球变暖或打造空间站等宏大计划至关重要。同时,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制约管理反而可能加剧垄断,因为只有大公司才能负担由此增加的成本。
  • 数据与平台: 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为训练AI,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大数据。在数据为王的时代,消费者需要数据代理人来管理个人信息,确保自己能从中获利。K.K.将平台(如谷歌、腾讯)视为未来资本主义的关键,是政府、公司和非营利组织之外的第四种组织形式,它兼具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公司的运营特点。

 

第三章:所有的产业都将因科技重塑

 

本章探讨了科技将如何重塑食品、交通、财富、能源和教育等传统行业。

  • 食品的未来(新生物学时代): K.K.对生物科技极为关注,预测人造肉deathless
    meat
    )和人造奶酪产业将取得巨大发展。他认为我们正处于新生物学的时代,生物科技将像计算机科技一样普及,全民皆可编程。在农业领域,AI和机器人将推动精密农业,实现精确到单株的监控和水肥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 交通的未来: 自动驾驶技术全面普及预计至少需要25年,因为最大的障碍在于人类驾驶员和机器人驾驶员并存的复杂过渡期。K.K.智慧城市的隐私问题表示担忧,认为它更贴切的词是可操控的hackable)城市。小型无人机在特定场景(如卢旺达的药物配送)中前景广阔。未来驾驶员在非人工驾驶时段可以做其他工作,成为一种兼职工作
  • 财富的未来: 银行功能正在虚拟化,被贷款、换汇等单一业务的网上银行和亚马逊等公司取代。区块链是一项管理分布式账本的伟大发明,是交易的幕后保驾护航者。数字货币面临不确定性,而中国等国家正在推行实名制国家数字货币NFT(非同质化通证)通过区块链为数字作品提供签名,保证其稀缺性和价值。
  • 能源的未来: 应对全球变暖的关键在于实现能源系统的全面电气化,用电能取代燃气和石油。他预测电动汽车(EV)的黄金期已经到来,未来五年内大部分新上市汽车都将是电动车。
  • 教育的未来: ARVR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教育,提供沉浸式体验和空间元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育模式将转向以项目为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AI自动翻译机达到同声传译水平后,将消除语言壁垒,极大地推动全球商业、旅游和人才流动。

 

第四章:亚洲的时代与科技地缘政治

 

本章着眼于亚洲的崛起及其对全球地缘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 亚洲的时代: K.K.认为当前是亚洲的时代。中国和印度(人口占世界1/3以上)的能源、环境和气候政策,其影响力注定要超过美国
  • 文化与创新: 东亚文化(尤其是日本)相比西方更注重社会契约和集体利益,这与美国的个人主义形成巨大差异。K.K.预测,中国将在10年左右开发出下一个“iPhone”级别的全球产品,掌控AR技术或电动汽车等领域。深圳的活力源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内移民,他们带来多元文化和能量,类似美国的移民驱动力。
  • 城市崛起: K.K.相信未来城市将掌握主导权而非国家,因为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来自城市。城市会服务于特定产业(如深圳主打制造业,波士顿主打机器人),形成产业集群。未来,城市将为争夺人才而展开竞争。

 

第五章:倾听科技洞见未来

 

本章阐述了K.K.预见未来的方法论以及乐观主义的重要性。

  • 倾听科技的方法:倾听科技的本质是观察人们如何偏离发明者的预期使用这项技术,尤其关注年轻人和罪犯的使用方式,因为这能揭示技术自身的发展方向。
  • 掌握学习方法: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孩子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学习(学习方法)和适应能力,而不是掌握可能很快过时的知识。教育应尽可能广泛(通识教育),以培养将不相关领域联系起来的能力。
  • 乐观主义与进托邦 K.K.是极度的乐观主义者。他认为科技的功过之比是51%49%。这种微小的进步,通过复利计算在历史长河中积累,带来了人类生活的持续改善。他用进托邦protopia)来描述未来——虽然不会完美,但会比今天稍微好一点。
  • 阿米什人的启发: K.K.从阿米什人对待科技的态度中得到启发。阿米什人决策是否接受一项科技的原则是:它是否能增加与家人共度的时间?它是否会超越社区范围?这提醒我们在选择科技时应考虑其对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影响。

 

第六章:创新与成功的困境

 

本章讨论了成功人士和大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 成功的迷茫与束缚: 成功会将人与现实社会隔绝,使人难以从现有状态中走出来,不敢接受回到谷底的风险。创新需要经历失败,而成功者往往不能接受失败。
  • 企业创新: 大企业难以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追求效率上的完美和优化。创新往往是低效、高风险、规模小的,与大企业的商业逻辑相悖。
  • 混沌与创新: 最具活力的成功企业位于悬崖的边缘,即严格秩序与完全混沌的夹缝中。创新产生于边缘之处,小企业更易做到革新。K.K.建议鼓励积极地失败,甚至可以召开失败分享会来让社会大众更能接受失败,从挫折中汲取经验。
  • 提问的价值:AI时代,人类最有价值的行为将是不断提问和应对不确定性。人类应该质疑习以为常的事情,推翻常理进行思考。
  • 自我认知: K.K.强调最难做到的是知己(认识真正的自己)。他对年轻人的建议是尝试体验一段没有钱的贫困生活,以减少对失败的恐惧,并在面对挑战时充满创造力。

 

终章:5000天后的世界

 

K.K.总结道,下一个5000天内发生的改变将主要发生在精神领域,如交往模式、休闲方式和对自己的认知。他重申,解决科技引发的问题的对策绝不是减少科技,而是创造更多、更好的科技。科技的价值在于拓宽了我们的选择范围,只要选择的倾向偏向好的一面,长久而言就会带来巨大的进步。

 

总结性的比喻:

 

K.K.对科技进步的看法,就像一艘巨大的船只航行在海洋中。乐观主义是驱动船只前进的油门,让我们相信目的地会更好,即便每年只前进微不足道的1%。而悲观审慎则是弯道和停车时必需的刹车。只有油门和刹车并用,我们才能在不断前行的同时,警惕风险,驶向他所描绘的那个虽然不完美,但每年都在微小进步的进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