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蒂特迈尔:构建德国和欧洲经济秩序的一生

约阿辛姆阿尔格米森

 


 

本书主要围绕汉斯·蒂特迈尔的生平及其对德国和欧洲经济秩序的关键贡献展开。它们详细考察了蒂特迈尔从童年到大学的学习经历,尤其聚焦他在联邦经济部、联邦财政部德国联邦银行的职业生涯,期间他积极推动经济政策从需求导向转向供给导向,并在两德统一的货币联盟谈判欧元区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文本还通过引用专家访谈和历史数据,分析了蒂特迈尔在社会市场经济复兴、私有化以及应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方面的理念和影响力。

 

 

《汉斯·蒂特迈尔:构建德国和欧洲经济秩序的一生》

 

这部由约阿辛姆·阿尔格米森撰写、胡琨等翻译的《汉斯·蒂特迈尔:构建德国和欧洲经济秩序的一生》是一部学术传记,它通过汉斯·蒂特迈尔的个人生平,展现了德国和欧洲经济政策在20世纪后半叶的深刻变迁。正如吴敬琏教授所言,这本书无疑值得所有关注中国经济如何克服障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们认真阅读,从他山之石中得到有益于自己的启示。本书不仅填补了德国当代经济与金融政策史的研究空白,还通过对蒂特迈尔的访谈和私人档案的利用,提供了全新甚至爆炸性和令人惊讶的认知

 

作者在方法论上采取了跨学科研究,融合了经济学与历史学,并主要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对蒂特迈尔本人及众多相关人物的结构式专家访谈(总时长约25小时)和对蒂特迈尔私人档案的深入分析。这种多元方法使得本书能够细致入微地描述并批判性分析蒂特迈尔对德国和欧洲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 引言 (Introduction) 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汉斯·蒂特迈尔的重要性、研究目标及其历史意义。作者指出,蒂特迈尔是战后德国乃至欧洲经济政策中无人能相提并论的影响力人物。如果脱离蒂特迈尔秩序政策的影响,就无法理解德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本章明确了蒂特迈尔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政策转向、80年代结构性改革、两德货币联盟和欧元区建立等关键历史事件中的核心作用。它还提出了贯穿全书的五个主导问题,围绕蒂特迈尔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在联邦经济部的影响、市场经济改革的贡献、德国统一与欧洲货币联盟中的角色,以及他对欧元设计和落实的影响,为后续章节奠定了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方法问题 (Methodological Issues) 本章详细阐述了传记研究的基本特点、定性实证分析方法以及数据采集工具。作者强调了传记研究的诠释学循环特点,即通过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本书结合了反应性方法(访谈)和非反应性方法(档案、文献)。其中,对蒂特迈尔私人档案的整理(包含185个文件夹)和结构式专家访谈是获取一手资料的关键途径。这确保了本书在叙述蒂特迈尔生平及其影响时的严谨性和深度。

 

第三章 童年到大学毕业时期 (1931 ~ 1961) 本章深入探讨了汉斯·蒂特迈尔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及其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作者通过大量采访和资料,揭示了蒂特迈尔沉稳、脚踏实地、雄心勃勃、具有极强毅力和执行力的性格特质,将其比喻为威斯特法伦橡树。本章描绘了二战及战后初期环境如何塑造了他,使其成为一个注重稳定与增长、重视自由并具雄心壮志的人。蒂特迈尔的大学时光(在科隆大学学习神学、经济学)和第一份工作(马尔许尔斯地下采矿学徒)对其日后的职业生涯和对社会市场经济的信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硕士论文中结合了天主教社会教义和秩序自由主义,奠定了其后来严谨遵循原则的经济政策理念。本章的论点1强调了辅助性与团结是蒂特迈尔的核心品质

 

第四章 在联邦经济部的仕途 (1962 ~ 1982 ) 本章详细记述了蒂特迈尔在联邦经济部的职业生涯,从副处长一路晋升至经济政策司司长。在这一时期,他成为以路德维希·艾哈德、阿尔弗雷德·米勒阿尔玛克和瓦尔特·欧肯为标志的经济政策的延续性保障者。本章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政策从凯恩斯主义向供给导向的深刻转型。蒂特迈尔作为这一政策转变的核心人物,推动了全面调控理念结构性问题的凸显,并最终促成其终结。他起草的拉姆斯多尔夫文件不仅标志着社会自由执政联盟的解体,更是德国经济政策供给导向深刻转型的里程碑,其原则沿用至今。蒂特迈尔对每个经济政策议题都拥有最后话语权,成为联邦经济部的幕后指挥。论点2强调蒂特迈尔是德国经济政策转向供给导向的真正建筑师

 

第五章 蒂特迈尔晋升为联邦财政部副部长 (1982 ~ 1989 ) 本章聚焦蒂特迈尔担任联邦财政部常务副部长的时期。他不仅是财政部的重要人物,还担任联邦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夏尔巴人,在世界经济峰会上协调各方立场。在此期间,他深度参与了市场经济的复兴、财政紧缩、私有化政策和税收改革。蒂特迈尔坚信国家应回归核心任务,致力于削减公共负债,保障联邦德国的竞争力。他对私有化政策的影响力巨大,推动了国有股份的缩减和市场竞争的恢复。本章还提到了1988年针对他的红军旅刺杀行动,凸显了他坚定的意志和信仰。论点3指出蒂特迈尔不仅是理论先行者,还是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复兴的实际操盘手

 

第六章 蒂特迈尔作为应对货币政策挑战的关键人物 (1990 ~ 1999 )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章节,详细描绘了蒂特迈尔在德国联邦银行(先任副行长,后任行长)的十年生涯,以及他在德国统一和欧洲货币联盟建立中的关键作用。

  • 两德货币联盟: 蒂特迈尔担任联邦德国代表团团长,与民主德国就货币联盟进行谈判。他力求联邦银行从一开始就全面负责整个货币区,并坚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尽管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民主德国民众对1:1兑换比率的强烈要求,蒂特迈尔仍努力平衡经济合理性与社会可接受度。他坚持认为1:1的兑换将严重损害东部企业的竞争力,但最终为了社会稳定和政治统一接受了妥协。这一决策虽带来了东德高失业率的短期经济后果,但也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蒂特迈尔的贡献得到了科尔、玻尔和克劳瑟等人的高度评价。论点4强调蒂特迈尔是德国统一的守护者
  •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 (EMU) 和欧元: 本章详细追溯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从早期的维尔纳计划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蒂特迈尔是坚定的欧洲一体化拥趸,但他始终强调稳定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趋同和独立的、稳定导向的欧洲中央银行基础之上。他对趋同标准(尤其是财政赤字和公共负债)的严格要求和对潜在风险的预警,即便在当时不被完全理解,但后来的欧债危机印证了他的远见。他反对仓促推进EMU,认为这将导致通胀共同体欧洲分化。他对欧洲央行独立性的坚持,使欧洲央行在模式上最终以德国联邦银行为模板。本章也探讨了德国统一如何影响了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以及法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第七章 汉斯·蒂特迈尔传记视角下的当代德国与欧洲经济史: 总结 (Hans Tietmeyer’s Bi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Contemporary German and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Conclusion)
本章对蒂特迈尔一生对德国和欧洲经济秩序的贡献进行了总结。作者归纳了五个核心论点,重申了蒂特迈尔的核心品质(辅助性与团结)、在经济政策转型中的建筑师角色、作为市场经济复兴操盘手的实践、作为德国统一守护者的贡献,以及作为稳定欧洲人的理念。本章强调蒂特迈尔的口头禅稳定文化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深知连续性、连贯性和可信性是实现稳定与繁荣的核心手段。他坚信,一个成功的货币联盟必须嵌入在国家或政治联盟之中。尽管蒂特迈尔在许多方面做出了妥协,但其稳定导向的理念和远见至今仍在德国和欧洲经济政策中发挥深远影响。他对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财政纪律和经济趋同的坚持,为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即便在实践中仍面临挑战。马里奥·德拉吉曾评价蒂特迈尔为远超过我欧洲建设者,这无疑是对其历史贡献的最高肯定。

 

总而言之,这本书通过对汉斯·蒂特迈尔个人生平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一位杰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智慧与胆识,也为读者理解战后德国和欧洲经济秩序的构建、演变及其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它兼具学术深度与历史厚度,是一部了解德国乃至欧洲现代经济史的重要参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