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4

 

《李氏修辞与作文:高中与大学用》

Lee’s
Rhetoric and Composition
For High Schools and Colleges

 



《李氏修辞与作文:高中与大学用》作为一本全面的写作和语言指导教材,涵盖了从基础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冒号分号引号)到高级的作文类型和技巧。内容主要围绕抽象写作(提炼要点)、拓展写作(扩充细节)、书信写作的规范和文体(包括正式与非正式信函),以及不同作文类型(如记叙文、描述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此外,该书也详细介绍了诗歌鉴赏韵律分析,探讨了修辞格(如比喻、反讽、排比)的运用与误用,并提供了丰富的语法和词汇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清晰、有力且和谐的表达技巧。

 

本书由李登辉(Lee Teng-Hwee)编纂,于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在长沙出版。作者在第二版序言中提到,修订工作特别注意消除排印错误,并重构了模糊的句子以求内容更精确。苏州书院的 Kenneth F. Hill 教授提供了宝贵协助,修正了修辞术语,使本书具有与时俱进的价值up-to-date value)。本书旨在为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提供一种实用的方法,使其能够掌握这门困难的学科。其宗旨是结合处理的完整性full-gess
of treatment
)和学习的便利性facility of learning),并专注于科目要点。此外,书中加入了对生词、习语和短语的解释,以便学习者能够将精力集中于作文原则本身。

章节详细书评

第一部分:语言、大小写及标点符号 (Part I. Language, Capitalization, and
Punctuation)

这一部分(第 I 课至第 XI 课)奠定了书面表达的基础。

  • 引言 (Introduction) 介绍了语言、词性(Parts of Speech)和句子(Sentence)的定义。句子是被分为不同词类来表达完整思想的词语组合。通过组合句子表达统一思想即是作文 (Composition)
  • I 课:大小写字母的用法 (Uses
    of Capital Letters)
    提供了 13 条关于大写字母使用规则,包括句首、诗歌每行开头、直接引语的第一个词、专有名词及其缩写或派生形容词、附带的头衔、书籍标题的重要词汇、“I”“O”代词、指代神祇的名称、用于强调或主题的普通名词和形容词、季节/月份/星期几的名称、指代地区的方位词,以及历史事件或拟人化对象的名称,,,,,,
  • II 课:标点符号的用法 (Uses
    of Punctuation Marks)
    强调了标点符号在清晰表达思想中的重要性。列出了 12 种主要标点符号及其用途,如句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破折号、连字符和撇号,,,,,
  • III & IV 课:逗号 (The Comma) 详细列出了逗号的特殊规则,包括用于成对的词或短语、相互对比的词或短语、倒置句首的短语或从句、非插入语但位于句子重要部分之间的表达,以及构成系列的同等结构的词或短语(尤其在省略连词时)。此外还涉及同位语及其修饰语、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并列分句、省略共同谓语的标记,以及简短引语前的使用。
  • V 课:分号 (The
    Semicolon)
    规定了分号用于分隔复杂结构的并列分句(或包含逗号的分句)、意义相关但语法上不独立的句子,以及依赖于句子某一部分的连续从句。
  • VI 课:冒号 (The Colon) 用于分隔其中一个或两个分句已包含分号的并列句,或用于分隔重复/定义前一分句的后一分句,以及正式引入引语时。
  • VII & VIII 课:问号和叹号 (The Interrogation and Exclamation Point) 问号用于直接问句和连续问句。叹号用于表达惊奇、命令、悲伤、愤怒、喜悦等情感。
  • IX & X 课:引号和破折号 (Quotation Marks and Dash) 引号用于直接引语和书籍/诗歌标题;单引号用于引语中的引语,。破折号用于标记思想或情感的突然转变、言语中断、停顿或数字/字母的省略,,
  • XI 课:圆括号和方括号 (Parentheses and Brackets) 圆括号用于插入与句子其他部分联系较弱的表达。方括号则用于插入评论、质疑、修正、批评或指示等,通常是由作者之外的其他人插入的独立表达。

第二部分:英语常见错误 (Part II. Common Mistakes in English)

这一部分(第 XII 课至第 XXX 课)专注于语法和词汇的正确用法。

  • XII 课:冠词 (Articles) 涉及不定冠词 ‘a’ ‘an’ 的用法(如在非重读 H 音节前),以及定冠词 ‘the’ 的使用规则,包括在名词作一般意义使用时省略冠词,以及在名词作为阶层代表或当多个形容词修饰同一名词时的规则,,
  • XIII 课:数 (Number) 讨论了仅使用复数形式的名词,以及形式为复数但意义为单数的特殊名词(如 measles, physics 等),
  • XIV 课:主语和动词 (Subject and Verb) 规则涵盖了动词与其主语在人称和数量上的一致性,以及主语(尤其是在不定式动词前)的格位。
  • XV & XVI 课:宾格和所有格 (Objective Case and Possessive Case) 规定了及物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应使用宾格。所有格规则涉及单数和复数名词的 ‘s’ 符号,以及共同所有权和非共同所有权中所有格符号的位置,
  • XVII 课:代词 (The
    Pronoun)
    规定了代词需与其先行词在性别、人称和数量上保持一致,并且系动词后的代词应与其前代词使用相同的格位。
  • XVIII 课:形容词 (The
    Adjective)
    讨论了形容词的数与名词一致,以及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规则。强调在系动词 ( be, look, appear, taste) 后应使用形容词而非副词。
  • XIX 课:不定式 (The
    Infinitive)
    主要涉及不定式符号 ‘to’ 的省略(尤其在 let, hear, feel, need 等动词后),以及避免不定式被不必要的词分隔(split infinitive)。
  • XX & XXI & XXII & XXIII 课:时态与助动词 (Tense and Auxiliaries) 规定现在时用于表达事实和永恒不变的真理。详细区分了 Shall WillShould WouldCan May 的用法(如表达纯粹将来、意愿、决心、能力或许可),,
  • XXIV 课:形近动词的用法 (Verbs of Kindred Sounds) 区分了 Sit (不及物) Set (及物)Lie (躺,不及物) Lay (放置,及物);以及 Fly () Flee (逃跑) 的主要部分和用法。
  • XXV XXX 课:词汇辨析 (Lexical Distinctions) 区分了 Each
    other
    (两者) One
    another
    (多者)Between (两者) Among (多者)Either…or Neither…nor 的并列结构;Beside (旁边) Besides (此外)In (静止) Into (动作)Most (大部分) Almost (几乎)Such (形容词) So (副词)Like (介词) As (连词)Except (介词) Unless (连词)SomeSomethingSomewhatGood (形容词) Well (副词)Real Very;以及双重否定,

第三部分:句子 (Part III. The Sentence)

这一部分(第 XXXI 课至第 XXXVIII 课)专注于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效果。

  • XXXI 课:简单句、复杂句和复合句 (Simple, Complex, and Compound Sentences) 提供了句子的三种主要语法分类的定义。
  • XXXII 课:特殊句式 (Special Forms of Sentences) 区分了陈述句、疑问句(通常倒装)、祈使句(通常省略主语)
    和感叹句。
  • XXXIII 课:修辞句式 (Rhetorical
    Sentences)
    引入了根据修辞效果划分的句式,包括:周期句Periodic,主旨直到结尾才完整);松散句Loose,可在多处提前结束);平衡句Balanced,结构相似但意义常对比),以及长短句的运用。
  • XXXIV 课:清晰度 (Clearness) 清晰度要求词语排列使得意义明确无误。规则强调将修饰语(如副词、分词短语、关系代词)尽可能靠近其修饰对象,避免歧义,
  • XXXV 课:统一性 (Unity) 统一性要求保持思想的连贯性。规则包括避免无关思想、松散的关系从句、滥用圆括号和句子完成后添加附属从句,
  • XXXVI 课:力量 (Strength) 力量即句子表达的力度。规则包括避免赘述Tautology,重复相同思想)、冗余Redundancy,不必要的词)、迂回措辞Circumlocution),避免用 and 松散地串联从句,以及通过排比Climax,将最重要的部分置于句末)来增强效果。
  • XXXVII 课:和谐 (Harmony) 和谐指句子排列对听觉产生的愉悦效果。方法包括:悦耳性Euphony,避免声音相似的词语串联)、韵律Rhythm,重音的和谐分布)、避免用不重读的音节结尾,以及使用拟声词Onomatopoeia,声音适应意义)。
  • XXXVIII 课:强调 (Emphasis) 强调是通过词语排列,使句子的主旨主语主旨谓语自然突出。

第四部分:段落 (Part IV. The Paragraph)

  • XXXIX 课:段落 (The
    Paragraph)
    段落是仅次于句子的作文单位,由一系列围绕一个主要事实、具有统一目的的句子组成,
  • 统一性: 段落必须只处理一个主题,不能偏离主要观点,
  • 长度: 长度没有严格规定,但应避免过长(失去统一性)或过短(降格为句子),
  • 主题句位置: 通常放在开头,但也可放在结尾,或隐含于描述性叙事中。
  • 总结句: 总结句应概括段落主旨,以表明段落的结束,

第五部分:措辞 (Part V. Diction)

  • 修辞与措辞: 修辞Rhetoric)是通过使用修辞格、意象和其他文体修饰来表达思想的艺术;措辞Diction)是修辞中最重要的部分,指词语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 XL 课:纯洁性 (Purity) 措辞的三大品质之一。规则包括:避免使用未被良好使用认可的外来词、俚语、地方性词汇、过时或新词,以及不规范的合成词(hybrids,
  • XLI 课:得体性 (Propriety) 规则包括模仿最佳作家和演讲者的用法,咨询词典时必须根据上下文选择最合适的意义,并警惕早期作家的过时用法或词源学的误导。
  • XLII 课:精确性 (Precision) 精确性在于选择具有相同一般意义但特定应用的词语。介绍了同义词(Synonyms)和反义词(Antonyms)的概念。

第六部分:修辞格 (Part VI. 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格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印象和效果,偏离常规或字面表达的方式。

  • XLIII 课:主要修辞格: 详述了明喻Simile)、暗喻Metaphor,隐含的明喻)、拟人Personification)、呼语Apostrophe,通常是对不在场者或拟人化对象的呼唤)、转喻Metonymy,代指关系)、提喻Synecdoche,部分代指整体或反之)、对偶Antithesis,对比或对立)。
  • XLIV 课:其他修辞格: 包括警句Epigram,简短尖锐的格言,基于对比)、夸张Hyperbole)、感叹Exclamation)、反问Interrogation,表达强烈肯定或否定)、反语Irony,言不由衷的讽刺)、排比/高潮Climax,最重要部分放在句末)和低潮/反高潮Anticlimax,最不重要部分放在句末,常用于幽默)。
  • XLV 课:寓言类型: 区分了寓言Allegory,象征语言的抽象真理表述)、动物寓言Fable,以动物为角色,旨在宣扬道德准则)
    道德比喻Parable,与寓言相似但角色非动物)。
  • XLVI 课:次要修辞格: 包括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将形容词从人转移到物)、委婉语Euphemism,以委婉方式谈论不愉快的事)、低调肯定Litotes,否定对立面以作肯定陈述)、平行结构Parallel,扩展的对偶)、典故Allusion)、幻象Vision)、头韵Alliteration)、拟声Onomatopoeia)、赘述Tautology)和迂回措辞Circumlocution,
  • XLVII 课:修辞格使用中的错误: 讨论了错误使用修辞格的几种情况,如:相似性过于接近过于遥远混淆的暗喻Confused
    Metaphors
    )、腐朽的暗喻Decayed Metaphors)、牵强的暗喻Strained
    Metaphors
    )、不恰当的修辞格(如在普通话题中使用浮夸语 Bombast),以及不熟悉的典故

第七部分:作文 (Part VII. Composition)

这一部分(第 XLVIII 课至第 L 课)介绍了作文的初始步骤:再现Reproduction)。

  • XLVIII 课:再现——释义 (Reproduction—Paraphrase) 强调作文是思想的有条理表达,需要大量的词汇。初学者应从再现他人的思想开始,再现分为释义、摘要和扩展。释义Paraphrase)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作者的思想。提供了写作建议,包括事先构思、制作大纲和使用清晰的语言。
  • XLIX 课:作文——摘要 (Composition—Abstract) 摘要Abstract)是对他人思想的凝练,提取核心思想并以完整的句子表达,与大纲不同,。优点在于训练抓取精要、理解部分间关系、培养简洁有力的文风,
  • L 课:作文——扩展 (Composition—Amplification) 扩展Amplification)是与摘要相反的过程,对原始思想进行扩展叙述,旨在详细表达原文中暗示或省略的内容,允许想象力的自由发挥,。优点在于激发想象力,将粗糙材料发展为成品。

第八部分:书信写作 (Part VIII. Letter Writing)

书信写作被认为是作文中最实用也是最自然的形式,

  • LI 课:书信的格式 (Form of
    a Letter)
    详细分解了信件的五个组成部分:信头Heading,地点和日期)、引言Introduction,称谓和敬语)、信体Body)、结尾Conclusion,客套语和签名),以及信封书写Superscription)。
  • LII 课:书信的必备品质 (Essential Qualities of a Letter) 强调了良好的品味(如使用朴素的信纸)、整洁细心迅速明确目的礼貌自然谨慎(信件常成为危险的证人),。并列举了各种信件格式,包括正式/非正式的邀请及回复、社交信函和商业信函(介绍信、公函、订单、信用证、期票和电报)

第九部分:作文类型 (Part IX. Types of Composition)

本部分(第 LIII 课至第 LIX 课)处理原创作文,分为叙述说明议论描述四种主要类型,

  • LIII 课:作文类型概述 (Types of Composition) 提供了原创写作的一般建议,包括收集材料(基于经验和观察,做笔记)、选择和整理材料(制作大纲) 和写作(保持逻辑连贯和使用最佳措辞)。
  • LIV 课:叙述 (Narration) 叙述是讲述特定事件或交易,是最简单的语篇形式,其核心要素是行动运动。成功的叙述取决于印象的统一性和细节的安排。事实叙述的类型包括:轶事传记个人经历游记冒险故事,以及遵循反高潮原则(即最重要事实先叙述)的报纸体
  • LV 课:小说 (Fiction) 基于想象力,旨在提供审美愉悦。小说三大要素:情节Plot,核心计划,包含悬念和高潮 Climax,以及解脱 Denouement)、人物Character,生活中突出特质的组合)
    背景Setting,包括社会环境、时间、地点和即时场景),
  • LVI 课:说明 (Exposition) 说明旨在告知、解释、定义或诠释。过程包括掌握材料、根据受众调整主题广度、确定目标、巧妙使用细节,以及制定清晰的计划。说明的类型包括:过程说明、个体人物说明、典型人物说明、原因与结果说明、比较说明、分类说明、非正式划分说明,以及原创说明(个人见解和评论)
  • LVII & LVIII 课:议论 (Argument) 议论涉及推理过程。组织步骤包括:措辞命题(Proposition)、定义术语、寻找论题(Issues)、寻找材料、制作简要论纲Brief,逻辑大纲)。呈现论点的方法包括:印象法(加强现有信念)、指导法(基于事实和推理)、和解法(处理对立意见),以及强调简洁、说服力、权威语气和诉诸情感的非正式议论

第十部分:诗歌 (Part X. Poetry)

  • LX 课:诗歌的类型 (Kinds
    of Poetry)
    诗歌被定义为以语言表达激情情感。类型包括:田园诗Pastoral)、描绘诗Descriptive)、叙事诗Narrative,含史诗 Epic、传奇 Romance、歌谣 Ballad)、反思诗Reflective,含哀歌 Elegy)、戏剧Drama,含悲剧 Tragedy、喜剧 Comedy、历史剧 Historical Drama)、抒情诗/颂歌Lyric/Odes)、教诲诗Didactic)和讽刺诗Satirical)。
  • LXI 课:诗歌措辞 (Poetic
    Diction)
    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在于措辞和格律。诗歌措辞的特点包括:使用古词Archaic
    Words
    )、为满足格律而省略词类、使用不常见结构词序变化、形容词或分词代替从句(简洁性)、使用修饰语Epithets,用于修饰),以及更自由地使用形象语言
  • LXII 课:韵律学 (Prosody) 韵律学处理格律和韵律的规律。定义了格律(Meter)和音步(Foot)。音步类型包括:抑扬格Iambusu/)、扬抑格Trochee/u)、抑抑扬格Anapaestuu/)和扬抑抑格Dactyl/uu)。吟诵Scanning)是确定诗行音步的过程。介绍了特殊格律:英雄双行体Heroic
    Couplet
    )、十四行诗Sonnet),以及八行诗Ottova
    Rima
    )和斯宾塞诗节Spenserian Stanza)。

附录 (Appendix)

附录提供了英语语言历史概要、日耳曼词和拉丁词、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前缀和后缀,,,以及源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根的派生词,。最后,还列出了名词、形容词/分词和动词后面固定接续的介词(Words Followed by Prepos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