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英基金的新篇:从庚子赔款到留英公费生

 

1946年,中国教育部公布全国公费留学生放榜消息。
英国文学组中,只有两人获选——王佐良白纯瑜
他们的奖学金名义上仍叫庚子赔款,但背后已是一个时代转折的象征

 

一笔旧赔款的新使命

“庚子赔款起源于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的八国联军赔款。
1908
年,美国率先退还部分赔款,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深造——
从中走出了胡适、梅贻琦、竺可桢、赵元任等学术巨匠。

四十年后,另一笔庚款在战后重新启用——这次来自英国。
英国政府将退还的部分赔款交由中方管理,
于是成立了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Sino-British Cultural Fund Board),
专门选派优秀青年赴英国深造。

 

新时代的庚子赔款生

这项基金延续了庚款以教育振兴国家的精神,
但意义已悄然转变——
它不再是殖民赔偿的象征,而是中英两国文化合作的新起点

1946年的留英公费生考试中,
共有17名学生通过中英文教基金的选拔,
涵盖文学、物理、经济、法律、生化、机械、纺织、保险等多个领域。
这批青年成为战后中国第一代留英公费生

在名单中,白纯瑜名列英国文学组,与王佐良并列。
当时全国仅两人获此殊荣,可谓凤毛麟角。

 

白纯瑜的留学与归来

白纯瑜,1922年生于槟城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
当年他已获清华大学研究所录取,却因同时考中这份全国仅两名的奖学金,毅然决定赴英留学。

可惜因中国政局动荡,他未能完成英国学业,返马后在星槟日报任电讯翻译,并长期执教于韩江中学
白校长中英文造诣极深,三小时能译五千字,堪称南洋教育界传奇。

1958年,他再次受邀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取得英文作为第二语文教学法文凭,为马来西亚英语教育奠定基础。

 

一笔赔款的文化续脉

从清末的庚款留美到战后的中英文教基金留英
这笔源于国耻的赔款,在不同的时代被转化为知识与教育的力量。
白纯瑜校长,正是这段战后中英教育合作历史中的一颗亮点——
他让人看到,一代留学生如何在变动的时代里,
以学问与教育,续写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篇章。

 

 

 

【本报南京三十日发专电】本届公私费留学生考试于三十日中午发榜,公费录取总数为一百四十八名,原定名额一百九十名,考生计三千四百零九人。录取标准:总成绩定五十分以上,外国语四十分,专科总和一百六十五分,三民主义、国文、本国史地总和九十九分。以上计重庆取三十名、本市二十六名、北平十名、成都三名、汉口三名、西北三名、广州二名、上海三十六名、昆明三十五名,以昆明成绩最佳。自费考生有二千六百四十九名,取录一千一百一十六名,录取标准较公费生为低,总成绩定三十五分以上。公费中无人录取之学门为体育、博物馆学、植物、心理、水产、实验形态、制药、药理、畜牧、电机工程等。

 

【中央社南京三十日电】教育部三十五年度公费留学考试三十日放榜,兹志录取名单如下:

一、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留英公费生共十七名:
㊀英国文学二名:王佐良(平)、白纯瑜(昆);

㊁物理二名:戴传曾(昆)、李天庆(粤);
㊂法律一名:汤宗舞(京);
㊃经济一名:陈志让(平);
㊄生物化学二名:邹承鲁(京)、嵇汝运(京);
㊅精神病学二名:周孝达(沪)、张沅昌(沪);
㊆机械工程二名:杨南生(昆)、支德瑜(渝);
㊇纺织工程二名:陈安磬(沪)、周则巽(沪);
㊈造船一名:连孟雄(平);
㊉保险二名:陈季光(昆)、钱荣堃(渝)。

 

二、教育部留法交换生共四十名:
㊀法国文学一名:王道乾(昆);
㊁语音学二名:甘世福(蓉)、吴其昱(昆);
㊂教育二名:倪莲生(京)、蒋信(西);
㊃音乐五名:张昊(沪)、马孝骏(渝)、张鸿涛(渝)、郑新庭(沪)、洪士铨(渝);
㊄绘画二名:吴冠中(渝)、王晓民(昆);
㊅历史一名:左景权(汉);
㊆哲学三名:关肇直(平)、顾寿观(昆)、熊秉明(昆);
㊇数学四名:吴文俊(沪)、田方增(昆)、严志达(昆)、余家荣(渝);
㊈物理二名:金星南(沪)、邹国兴(沪);
㊉自然地理一名:王乃梁(昆);
㊀㊀人文地理一名:葛以德(渝);
㊀㊁矿物一名:董申保(渝);
㊀㊂法律七名:熊世珩(渝)、孙建中(渝)、王名扬(渝)、徐维锜(沪)、徐慎泰(平)、端木正(京)、芮正皋(沪);
㊀㊃细菌学二名:池芝盛(京)、魏文彬(昆);
㊀㊄土木工程(建筑)二名:何广乾(沪)、陈世伯(沪);
㊀㊅纺织工程二名:洪宝顺(渝)、任德树(京);
㊀㊆冶金二名:徐采栋(渝)、朱荣昭(沪)。

 

三、教育部留英公费生十六名:
㊀历史一名:丁则良(昆);
㊁化学一名:沈宗瀛(京);
㊂动物一名:张友端(昆);
㊃矿物一名:李璞(昆);
㊄海洋一名:刘好治(昆);
㊅地方行政二名:李学禧(渝)、葛连祥(汉);
㊆病理一名:宋少章(蓉);
㊇细菌学一名:戴自英(沪);
㊈临床麻醉学一名:艾世勋(京);
㊉兽医一名:袁昌国(京);
㊀㊀土木工程(市政)一名:劳远昌(汉);
㊀㊁组织二名:陈玲麟(沪)、俞鲁达(京);
㊀㊂冶金二名:朱亚杰(昆)、姚桐斌(渝)。

 

四、教育部留美公费生共三十三名:
㊀图书馆学二名:张铨念(京)、顾家杰(昆);
㊁物理二名:李整武(沪)、萧济安(平);
㊂天文二名:黄授书(昆)、冯平贯(京);
㊃海洋一名:毛汉礼(京);
㊄气象一名:钱振武(沪);
㊅临床麻醉学二名:丁光生(京)、吴钰(沪);
㊆兽医二名:王用楫(西)、廖延雄(京);
㊇农具二名:方根寿(京)、董道仪(沪);
㊈植物病虫害一名:张景和(昆);
㊉水利工程二名:王鸿儒(京)、冯寅(渝);
㊀㊀机械工程二名:王启东(沪)、徐宝苏(渝);
㊀㊁土木工程(市政)二名:薛君仁(沪)、卢肇钧(平);
㊀㊂纺织四名:周增业(沪)、丁汝(沪)、苏绍礼(沪)、蔡强康(京);
㊀㊃冶金四名:王霈(渝)、杨纪珂(沪)、陈炳兆(平)、丁普生(平);
㊀㊄航空工程二名:程心一(沪)、杜庆华(蓉);
㊀㊅工商管理二名:金声(沪)、张雄武(京)。

 

五、教育部留瑞士公费生共十九名:
㊀教育四名:李廷揆(昆)、余濬(昆)、萧厚德(昆)、李秉德(京);
㊁历史一名:龙章(渝);
㊂哲学二名:莫绍揆(京)、王玖兴(昆);
㊃矿物二名:彭国庆(渝)、朱夏(渝);
㊄法律三名:徐肇庆(沪)、陈仁宽(京)、朱子芬(沪);
㊅病理三名:王蘅三(京)、陈翼安(粤)、曾享能(沪);
㊆生理二名:陈培生(昆)、王绥周(沪);
㊇机械工程一名:胡元约(平);
㊈大地测量一名:朱万柏(渝)。

 

六、教育部留瑞典公费生共六名:
㊀教育二名:汪家正(渝)、孟宪德(昆);
㊁地质一名:陈光远(昆);
㊂气象一名:顾震潮(渝);
㊃冶金二名:俞在明(昆)、郭可信(渝)。

 

七、教育部留丹麦公费生共六名:
㊀化学一名:董左我(沪);
㊁细菌学二名:邓瑞麟(渝)、陈庭旅(昆);
㊂园艺三名:董新民(西)、张文邦(昆)、陈俊愉(渝)。

 

八、教育部留澳洲公费生共二名:
㊀纺织二名:姚福山(沪)、严灏景(沪)。

 

九、教育部留比利时公费生无。

 

十、教育部留荷兰公费生共四名:
㊀动物二名:陈德明(昆)、钦俊德(昆);
㊁水利工程二名:郑宜梁(沪)、彭瑞豸(渝)。

 

十一、教育部留加拿大公费生共二名:
㊀森林二名:黄中立(京)、袁同功。

 

十二、教育部留意大利公费生共三名:
㊀法律三名:唐表民(京)、杨昌裕(渝)、崔道录(昆)。

 

以上各学门计: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录取留英公费生十七名,教育部录取留法交换生四十名,其他各公费生九十一名,总计一百四十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