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古来宽柔中学毕业特刊
2007年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的毕业特刊。内容涵盖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与重要事件,特别是古来分校从筹划到建设完成的八年历程,以及多栋主要建筑的落成与命名背景,例如以捐款者命名的礼堂、图书馆和教学楼。此外,它还展示了学校的行政结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包括高中部和初中部),并记录了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学生的成就。特刊还包含校歌、校徽、校训等学校文化元素,以及对毕业生的寄语与期望,旨在回顾与庆祝当届毕业生的学业里程碑。
《南方之强:一部承载记忆与期望的奠基史册》
《2007年宽柔中学古来分校毕业纪念特刊》不仅是一本献给高中部第一届与初中部第二届毕业生的纪念册,更是一部详实记录宽中古来分校初创时期风貌与精神的历史档案。它以“南方之强”为精神内核,通过精心编排的栏目,全景式地展现了这所新兴学府的奠基历程、校园生活与师生情谊,承载着华社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与无数人的心血付出。
以下将对该特刊的主要栏目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立校精神与校园总览
特刊开篇首先确立了学校的文化与精神基石。内容包括:
- 国家与学校象征:收录了马来西亚的《国家原则》、国歌、柔佛州州歌,以及宽柔学校的校歌、校徽和校训。这不仅体现了作为公民的身份认同,也强调了“爱我宽柔”的归属感和“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等校训精神。
- 献词与展望:董事长与校长的献词是特刊的灵魂所在。董事长在献词中回顾了分校从筹划到建成的艰辛历程,强调这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成果,并勉励首批毕业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不辜负社会大众的期望。署理校长的献词则饱含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发挥“自强不息”的独中生精神,将来回馈社会。
- 校园景色:此部分通过“校景欣赏”、“校园馆室介绍”、“馆室分配图”和“校园平面图”等,系统地展示了分校的硬件设施。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学校宏伟的建筑群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校园发展与精彩瞬间
这一部分是特刊的核心,生动记录了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 重要事记与典礼:特刊详细记录了2006至2007年的“要事记录”,并重点介绍了多栋重要建筑的奠基与开幕典礼。其中包括:
- 郑格如综合行政大楼:耗资450万零吉,是学校主要行政部门的集中地。
- 李光前及陈爱礼教学楼:拥有100间课室,解决了教学空间需求。
- 丹斯里林梧桐大礼堂:可容纳2500人,是举办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
- 宽友图书楼、中华体育场、丹斯里高级拿督张愈昌技职楼等建筑的落成开幕,这些内容不仅记录了学校的建设成就,也铭记了捐资者的卓越贡献。
- 校园活动与荣誉:通过“校园活动系列”、“为校争光”和“校庆花絮”等栏目,展示了学生们在学术、艺术和体育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校园生活的活力。
第三部分:师生成长与班级风采
特刊的核心是“人”,这一部分聚焦于师生群体,充满了温情与回忆。
- 师长风范:收录了“全体教师全体照”、“行政览表”以及教职员联谊会的照片,记录了为学校辛勤付出的师长们的形象。
- 毕业班级:特刊为高三和初三的每一个毕业班级都设有专门的版面,附有班级人数统计表和各班资料。这为毕业生留下了珍贵的集体回忆,是他们青春岁月的忠实见证。
第四部分:联课活动与文艺创作
此栏目展现了学生们在课堂之外的才华与创造力,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社团活动与作品:介绍了各类“活动团体”,并收录了师生的优秀文章与艺术“作品欣赏”,如摄影比赛作品等。这不仅丰富了特刊的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五部分:鸣谢与支持
特刊的最后部分是“荣誉榜”和“鸣谢”,记录了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名单,并向所有支持毕业特刊出版的赞助商家和乐捐人士致以诚挚的感谢。这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成就的肯定,以及对社会支持的感恩之心。
总结而言,这本2007年的毕业特刊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毕业纪念品。它是一部精心策划的文献,通过详尽的栏目设置,系统地记录了宽中古来分校建校初期的辉煌成就、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以及第一代师生的精神风貌。它既是对过去的珍贵回顾,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更是“爱我宽柔,造福人群”精神的生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