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用书——世界地理(1976年版)

 

1976年出版的《中学地理用书——世界地理》。该书由洪国平、饶尚东等人编著,胜利书局出版,旨在响应1970年南大地理系提出的一套共同课本的建议。内容涵盖了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新西兰等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包括地形、气候、经济发展(农业、畜牧业、矿产、工业、贸易)以及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等。课本分为七册,其中《世界地理》作为补充,覆盖了亚洲、东南亚和欧洲地理之外的区域,并强调了最新学说、统计数据、精美插图和教学问题,适合中学和高中学生使用。

 

一部体系完整、图文并茂的地理教科书

《中学地理用书——世界地理》是由洪国平、饶尚东等学者编著,并由胜利书局于1976年出版的一部地理教科书。这本书不仅是响应当时地理教育界统一教材需求的产物,更以其清晰的结构、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图表,成为了一部极具价值的教学与参考用书。本书主要涵盖了当时“亚洲地理”、“东南亚地理”及“欧洲地理”三册教科书之外的区域,具体包括北美洲、中南美洲、澳洲与新西兰、苏联、西南亚及非洲。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本书的各个栏目,以展现其严谨的编纂体系和独特的教学设计。

一、 严谨的编纂体系与结构

本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编者们清晰的教学思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1. 编著者与出版信息: 书籍开篇明确列出了洪国平、饶尚东等数位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编著者名单,彰显了其学术专业性。同时,书中也对提供资料与照片的新加坡文化部新闻组、建屋发展局等机构表示了鸣谢,体现了编纂过程的严谨与规范。
  2. 编辑要旨: 这一栏目详细阐述了本书的编写背景、内容范围、特色及使用规范。编者明确指出,本书旨在解决当时中学地理教学课本缺乏与不统一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水准。书中内容力求充实,文字简明扼要,并采用了当时的最新学说与统计数据,如联合国报告书及各国官方资料。同时,书籍遵循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的简体字表,并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制单位,体现了其规范性与时代性。
  3. 篇章结构与目录: 全书共分为六大篇,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状况。
    • 第一篇 北美洲:涵盖自然环境、美国和加拿大三个章节。
    • 第二篇 中、南美洲:详细介绍了中美洲、南美洲的自然与人文概况,并对南美进行区域分说。
    • 第三篇 澳洲与新西兰:分别阐述了两国的自然与人文概况。
    • 第四篇 苏联: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章节进行介绍。
    • 第五篇 西南亚:同样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展开。
    • 第六篇 非洲:结构最为详尽,除了自然与人文概况,还设有专门的“区域分说”章节。 这种由大洲到国家的层级划分,以及从自然到人文的分析方法,构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

二、 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正文

本书正文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将地理知识讲解得生动易懂。

  • 章节导言:在每个大洲篇章的开头,通常会有一段引言,介绍该地区的历史背景与地理概况。例如,在“北美洲”篇的开篇,书中便提及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亚美利加”洲命名的由来。而在“中、南美洲”篇的引言中,则解释了该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的历史原因。
  • 系统化讲解:每个章节都围绕特定的地理单元展开系统性论述。以“北美洲自然环境”一章为例,内容依次涵盖了位置、面积与政区、地形、河流、湖泊及气候等核心要素,为学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认知框架。在介绍美国时,则从经济发达原因、农业特色、矿产分布、工业布局、交通、人口与都市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三、 精美实用的图表系统

图表是本书的一大亮点,编者在“编辑要旨”中也特别强调了插图的“精美实用”与“独特之处”。这些图表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也极为丰富,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与教学效果。

  1. 地图(图): 全书包含了大量地图,从宏观到微观,种类齐全。
    • 位置与政区图:如“北美洲位置图”(图1-1)和“美国行政区图”(图1-10),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空间概念。
    • 自然地理图:涵盖了地形、河流、气候、雨量、等温线等多种类型,如“北美洲地形区图”(图1-2)和“北美洲气候区图”(图1-9),使抽象的自然规律可视化。
    • 人文经济图:展示了农牧区、矿产、工业区、交通干线、人口分布等信息,如“美国的农牧区”(图1-11)和“苏联的工业区”(图4-8),直观地揭示了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特征。
  2. 统计表(表):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表格来呈现精确数据。例如,通过“中美洲各国主要农产表”(表2-2)和“西南亚主要国原油生产的世界地位”(表5-3),学生可以清晰地比较各国在特定领域的实力与差异,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3. 照片(照片): 书中还插入了多幅黑白照片,真实地展示了各地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面貌。例如,“美加边界的尼亚加拉瀑布”(照片1-2)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纽约市区一瞥”(照片1-3)则呈现了现代化都市的风采。这些照片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四、 注重思考与实践的课后练习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并启发学生思考,本书在各章之后都附有问题练习。这些问题紧扣章节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核心知识,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比较。例如,在“北美洲自然环境”章后,问题涵盖了地形分区、河流湖泊、气候成因与比较等多个方面,有效检验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总而言之,《中学地理用书——世界地理(1976年版)》是一部结构严谨、内容翔实、设计精良的教科书。它通过清晰的栏目设置,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通过大量高质量的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无疑是地理教育领域的一部优秀作品。